不要轻信彻底解决问题,也不要指望解决全部问题,“带病”前进、问题中发展才是常态。
一、不应忽视“治标”的作用
在企业中,经常听到下列说法:“这一措施治标不治本,没什么用!”“这种改革不解决根本问题,还不如不改!”这些说法往往忽视了客观条件和特定的环境,把“治标”全盘否定,一味强调“治本”。
著名的香皂生产企业A公司更新香皂自动包装线后,发现自动包装好的香皂盒子有一些是空的。A公司向包装线生产厂家反映了这一问题,厂家说这一问题正在研究中,建议先在检验环节增加人手。
A公司技术实力雄厚,组建了一个由自动化、机电一体化、日化机械等专业工程 师组成的研发团队,经过两周的日夜奋战,解决方案研发成功,是在装配线的旁边加装X光透射检查设备,透射检查中发现的空盒子,用自动机械臂取走。不久,快速发展的B公司也向同一厂家订购了自动包装线,发现了同样的问题。但是,B公司的研发团队和资金实力不足,于是,动员干部和职工们就这一问题提合理化建议。第二天,一位年轻职工提出建议,在装配线旁边放一台电风扇进行吹风,这样空盒子就会被吹走。B公司采纳了这一建议。
一个多月后,包装线生产厂家改进了装配线的工艺设计,彻底解决了空香皂盒问题,A公司的全自动检测设备和B公司用的电风扇都结束了历史使命。
上述自动检测设备和电风扇都是临时的“治标”措施,在包装线设计问题“治本”之前,“治标”措施显然是必要的。对于研发团队和资金不足的企业,电风扇吹风更为简单有效;对于技术雄厚的企业,通过这一“治标”的练兵也有利于技术和产品的后续创新。
在采用“治标”措施的同时,要继续寻找“治本”方法,不能在问题有一点点缓解时就沾沾自喜,更不能让“治标”的成果冲昏了头脑。但是,在根本问题短期难以解决时,“治标”也是值得肯定、需要重视的。再进一步说,即使没有解决任何问题,也比有些人故意制造问题要好一些。总结一下,也就是问题管理中的“总比定律”:治本总比治标好、治标总比不治好、不治总比捣乱好!
二、不存在绝对的“治本”
一个问题解决后,会带来新的问题,解决问题都有“副作用”,有时“副作用”的威力还非常大。所以,在明确界定某一问题范围或边界的情况下,可以寻求“治本”对策,但是在更大范围来看,不存在绝对的“治本”措施。正因为这样,问题管理的一条定律是“管理只有接连不断的问题,没有终极的对策”。
丰田汽车公司前总裁渡边捷昭号称成本杀手,以“拧干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”的方法,三年内将丰田汽车的180个主要零部件成本降低了30%,每年节约成本27亿美元。成本问题完美解决了(尤其是相对通用汽车公司的高成本问题来说),但带来了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。
再如,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解决了操作不方便、不同驾驶员手工操作差异大的问题,但是智能化程度提高也带来了新的问题,比如出现故障后很难找出故障的原因。用电脑来对比很容易理解这一原理,电脑死机后,要找出故障的原因很困难,重新启动和重装系统是较好的解决措施,但是纯机械的设备出现故障后寻找原因比较容易。丰田汽车出现多起意外加速事故后,众多技术高手也查不出问题的原因,通过大规模召回,更改了油门踏板的形状、更换了脚垫,但公司还是承认,这些措施“不能完全”解决汽车意外加速问题。
版权所有:淮南东华实业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 皖ICP备20004335号 皖公网安备 34040002000020号
公司地址: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宾馆路 邮政编码:232001